手机端
当前位置:首页 > 未解之谜信誉群 > 信誉公众号 > 正文

善弈者说:国际象棋,有情无界

  新华社沈阳8月16日电(张逸飞、刘艺淳)樽酒乐馀春,棋局消长夏。日前在辽宁省盘锦市举行的2023年全国国际象棋青少年锦标赛(团体)中,17个省区市、99支队伍的569名棋手陈兵交锋、以棋会友。千变万化的棋路中,善弈者联通子力、空间和时间。棋局之外,对弈者畅谈“棋”文化、讲究“棋”情缘、探寻“棋”世界。

  “对手,队友,挚友”

  来自江苏南通的男子青年组冠军杨博凯、吴皓、蔡雨伦高高举起金灿灿的奖杯,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但刚刚关键场次的棋局让身经百战的杨博凯仍心有余悸。落下决胜棋时,他在脑中高速推演棋路,双手不自觉地颤抖。老话说,“善弈者通盘无妙手”,但他无比清晰地感知到:那是一步抓住对手破绽的好棋。这也奠定了南通市小鱼儿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夺冠基础。

  希望昔日的对手、如今的队友杨博凯获胜,是吴皓心底最深处的愿望。他们自5岁起便在大大小小的国象赛事中狭路相逢。在同省组队的参赛规则之下,习惯相对而坐的他们第一次并肩。

  “下棋让我更沉稳,做事更有耐心,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深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挚友,我们在一轮轮对弈中激发对方的潜能,也一路同行,坚持到今天。”即将升至高三年级的杨博凯说。

  “教会他象棋,向他学国象”

  67岁的张治强在生活中从不念老,但在棋盘上却“服了老”。他下了一辈子象棋,却在与孙子张皓轩的对弈中落于下风。“现在越来越下不过他喽。”张治强笑言。

  年龄差为57岁的祖孙俩是彼此的“忘年棋师”兼棋友。启蒙阶段,张治强从棋校接回孙子,便在家中摆上棋局,叫他重新“来一盘”。盘败、均势、让子……祖孙俩从残局、输棋中梳理经验、化用经验。再后来,张治强的要紧事是为张皓轩安排比赛行程,在领奖台下等他凯旋。

  年满10岁的张皓轩以“8胜1和”的不败战绩获得了男子丁组(U10)冠军,获评了“二级运动员”称号。关于未来,这位国象少年并未发表豪言壮语,而是露出一张纯真笑脸。“很喜欢世界冠军丁立人哥哥,他是我的偶像。”

  “我教小家伙中国象棋,小家伙教我国际象棋。”张治强认为,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在底层逻辑上有相通之处,但在棋子设定、行棋方式上有所不同。“两种棋类都可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和逻辑思维,让他‘坐得住冷板凳’。”张治强说。

  辽宁省国际象棋协会主席丰鹤介绍说:“不少中国象棋棋手兼练国际象棋,是两种棋类的‘双修高手’。在民间,象棋更是受年龄、体能约束较小的运动之一。”

  “阶段式圆满,永久式追梦”

  15年前,一页印有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谢军的画报吸引了5岁女孩吴佳芮的注意,自此她放下了画笔,拿起了棋具。“下国际象棋常常很孤独。”辽宁沈阳人吴佳芮在童年时期少有“同好”。终于在参赛上限20岁这年,她结识了同省份的17岁棋手王镜谚,如同寻到了自己国象生涯的另一块“拼图”。这对因赛结缘的“姐妹花”斩获了辽宁省棋手在同等级别赛事的最好成绩——女子青年组亚军。

  辽宁省国际象棋协会秘书长刘瑶将本次“突破”归因于高水平赛事和校园普及的“双管齐下”。“辽宁省实验学校(小学)、辽河油田胜利小学都开设了‘国际象棋进校园’系列课程,辽宁省国际象棋协会还联合教育厅开办了综合棋类的学生智力运动会,为孩子们厚植国象土壤。”刘瑶说。

  目前在大连医科大学攻读学业的吴佳芮完成了儿时的梦想——拿到专业运动员等级称号。她笑称:“终于在最后一年圆满了。”

  待放下棋具,拿起手术刀之时,吴佳芮准备在业余时间考取国际象棋裁判证。她说:“我不会离棋太远。”

  因胜率不满赛事规定,王镜谚无缘相应运动员等级称号,她笑称:“路还长,明年继续努力。” 她4岁时师从父亲学习国际象棋,立志成为一名职业棋手。“学棋不是一种负担,更多的是快乐。一步棋领先不代表全盘胜利,国际象棋教会我从全局、长远思考问题。”王镜谚说。

分享至:

信誉公众号相关